首 頁 課 程   English

雷射光鉗與分子細胞力學

雷射光鉗(laser tweezers)又稱光學鑷子、光鑷子(optical tweezers)或光學嵌住(optical trap)。在1970年代,Arthur Ashkin等人首先提出能利用光壓(optical pressure)操弄微小粒子的概念,接下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,光鉗(optical tweezers)技術逐漸成熟。光鉗的發明使得人們在許多研究中,可以從從被動的觀察轉而成為主動的操縱,我們可以精確的移動微米級 (mm) 的粒子,並且施以無破壞性的遠距操控。很快的,這項技術就開始在許多領域中被廣泛的應用,尤其是生物及物理科學方面。在眾多的層面中,我們最有興趣的是光鉗在生物力學上的應用。基於光鉗的特性,其應用的範圍不僅可以抓取微生物或細胞,也可以透過細胞膜捉取並移動生物體內的胞器,並限制他們的移動。除了操弄粒子的位置以外,參與生物過程的作用力也可以藉由光鉗測量出來。

在建立光鑷子的過程中,我們主要朝的工作方向,是要把這項技術運用在活體的生物系統中,解決一些傳統生物技術所無法達到的精細操縱,並改良作用力量測的方法。本實驗室所架設的光鉗目前已加入生物醫學研究的行列,並已進入實應的階段,包括研究神經軸突生長之膜蛋白(membrane protein)的運動、細胞間質(extracellular matrix)分子對神經軸突(axon)生長的影響、細胞間交互作用中瞬間行為的觀察、細胞間黏著力的測量、分子與受體之間黏著力之測量,以及其他生命現象中交互作用力之研究。我們也可以利用光鉗直接測量血小板與蛇毒蛋白之間的作用力,以計算蛇毒蛋白對凝血反應的影響程度。

 

使用雷射光鉗技術將人類胚胎腎臟細胞(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)HEK-293T利用光鉗嵌住並移動,使兩個細胞進行附著,待其緊密黏著,移動其中一細胞可同時拖曳另一細胞。我們發現在兩細胞相互接觸後,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開始進行黏著反應,在大約1分鐘內就有50%左右的細胞會進行附著。這樣的時間尺度,使用傳統的方法很難加以研究,使用雷射光鉗可以達到的高時間解析度,對於生物的快速反應的研究來說,無非是加上的一個利器。

光鉗也可以同時搭配各種顯微鏡技術,例如我們的新發明「細胞側視系統」,在此例中,我們嘗試用光鉗將覆有 poly-L-lysine 之塑膠微粒移向倉鼠卵巢 (Chinese hamster ovary) 細胞。運用這種整合系統,我們可以從側面觀察微粒與細胞交互作用時,極短時間內的各種變化,例如細胞吞噬 (endocytosis) 以及細胞內訊息傳遞 (intracellular signaling)。

出版論文及相關文獻:

  • Hsieh CF, Chang BJ, Pai CH, Chen HY, Tsai JW, Yi YH, Chiang YT, Wang DW, Chi S, Hsu L & Lin CH (2006) Stepped changes of monovalent ligand-binding force during ligand-induced clustering of integrin aIIbb3. J Biol Chem 281, 25466-25474. <英文>
  • Hsieh CF, Chang BJ, Pai CH, Chen HY, Chi S, Hsu L, Tsai JW & Chi-Hung Lin (2004) Identification of stepped changes of binding affinity dur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sintegrin rhodostomin and integrin aIIbb3 in living cells using optical tweezers. Proc SPIE 5514, 215-224. <英文>

加入林奇宏教授實驗室的行列...>>


回首頁 | 回頂端 | 雙光子顯微鏡 | 神經幹細胞 | 神經細胞遷移 | 平腦症
雷射光鉗 | 細胞側視系統| 細胞肝臟學 | 蛇毒蛋白


11/20/2005更新 | 版權所有© 2005 蔡金吾